感謝教改

 

香香

 

教改叫改,教改之後的大學生境遇很不同,眾人皆知,令人引以為憾的是~教改之後的素質大幅降低,尤其是中文能力。

近日看網路新聞,看到ㄧ些新聞的處理方式以及寫作處理方式,真得令人頭疼,不僅文章亂無章法,語詞濫用,連成語都無法援引,讓ㄧ些早期的讀書人一看文章直覺認定那是火星文。

連記者都是如此素質,更不用說其他攥企劃文案的企業工作者。

有ㄧ則笑話,在當年報界ㄧ個早期的記者說給我們聽,那是一個污辱,但是印象深刻。他說~有個世新的學長在大報聯合報工作,一到撰稿時間就會躲到廁所,大翻辭彙秘笈,以及當代辭典,那時候報社要求高,如果文章不夠精采,記者將面臨解聘的下場,為了保住飯碗,多一些美麗的詞句是必要的,因此,廁所就成了最佳避難所,而這件事慢慢的被一些明眼的同事知曉,而傳為笑談。

現在報界的文章你可以仔細看,連當年的二專的素質都搆不上,教改之後,教材越來越簡易,讀的中文辭彙越來越少,腦袋中可以浮現的字越少,怎會有撰寫好文章的機會

8分可以上大學,比當年的普通高中的錄取率還高,當年高中錄取率是7成,3成淪為初中畢業,初中畢業之後,做的就是清潔之類的工作,不然就是保母,家管煮飯之類的工作。而這些工作,現在給了外勞,高貴的台灣人開始不事生產,以為好工作垂手可得,而素質降落比外勞還低,卻自己死不承認,沒有自知,又哪能適當安排自己的未來

外勞搶走了一些低賤的工作,而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開始成為詐欺集團的車手,一個是辛勤的勞工一個是賊,風評想想而知,哪有貴賤?一個至少工作之後有正常的人生,另一個是準備坐牢坐長期,誰說有大學畢業證書就代表一切?

空的頭銜,引誘的是遊手好閒和犯罪,究竟是誰的損失?

連當年的高中畢業生素質都比現在的大學生強,而當年的高中畢業生現在找不到好工作(雇主嫌對方學歷低),而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做不好工作,天天等著被解聘,兩者都淪為失業一族,工作只好都讓給了外勞。

公車司機、水電工,這些工作以前都是基層,現在的年輕人不想做,高齡失業者人家不請,說到底業界居然說要引進外勞,那麼乾脆請個外勞當總統不是更好?請媒體想想好了。

過去炒作新聞有一定的規則可循,現在說來說去都是老套,該扶的政策不扶,連出個意見都不會,別人亂說,記者就亂寫,那就是現今的媒體生態。

以前的特派員要知道很多事情,包括文章的背景資料,底下的記者寫的究竟正不正確?首先第一手審稿就要審出來。現在,馬馬虎虎就交稿,記者忙,特派更忙著在家裡翹二郎腿,該探聽的消息一概不問,這樣報上哪些東西是可以看的?都是偽造的文章,不看也罷。

到最後,我只有看社會新聞的習慣,比起一些垃圾文章更能引起我的興趣。

 

2015/4/14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香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